景坤,千亿像素看世界
BIGPIXEL STUDIO
“我爱北京天安门,天安门上太阳升”,这段熟悉的旋律,传唱了近半个世纪,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时光。
对于每个中华儿女来说,天安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。今天,景坤就带你近距离走进这座百年沧桑天安门,一同体悟建筑背后的社会百态。
我们把岁月的时钟,拨回到明朝永乐十八年。当时的建筑大师蒯(kuǎi)祥,为皇帝朱棣建成了一座“承天门”,寓“奉天承运,受命于天”之意,这就是“天安门”的前身。1919年,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,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。刚刚过去的祖国七十华诞,全球瞩目,盛况还历历在目。▲烈士回眸应笑慰,擎旗永有后来人
天安门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,每天日出时的升旗、日落时的降旗,更是是天安门广场最受瞩目的神圣仪式,吸引无数游人聚集在这里,怀着激动的心情目视着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。
▲帅气又靠谱的小哥哥,都上交给国家了
在景坤大像素照片中,你会惊喜的发现,那些有趣的细节。让我们通过照片,穿越古今吧!
①1946年,一群学生从天安门前走过。当时的青年人,还是清一色的藏蓝色长袍裹身。爱美是女生的天性,然而,可爱的姑娘们都留着齐肩短发,若不细看,和男生并无二致。时至今日,天安门广场的游客个个都“盛装出行”。一袭红衣的女士,裙角随风飘扬,呼应远处的五星红旗,真是别有一番风韵。当然,阿姨们也不甘示弱,花衣丝巾披肩上,争奇斗艳老来俏!北京蓝天下,她们就是这个广场最靓的
!
©景坤大像素绿树映红衣,咱妈太美丽!
©景坤大像素
②1959年,他还是个小男孩,穿着一身酷酷的军装,父母将他守护在中间,父亲的手轻轻搭在肩上;如今他已经长大,父母却渐渐老去。强有力的大手,紧紧搂住父母,当年的小毛头,变成了一个可以守护父母的男子汉。小时候,牵住父母的手,就是牵住了一份安心;长大后,我们的手臂搭在了长辈肩上,今后的风风雨雨,就由我们来为你遮挡吧!“照相了,笑一个!”
©景坤大像素 ③说到拍照,就不得不提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。当时的天安门,迎来大批中外游客。1985年,法国演员卡米耶・德・卡萨毕安在天安门广场拍照。她的旁边,中国人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意。人们终于摆脱了文革带来的政治和生活中的束缚,开始放松、有所追求。
再看现在,广场上摄影器材层出不穷,年轻人手拿自拍杆,尽摄天下笑颜!徒留下“中国摄影”大叔销魂的背影……也许大叔内心独白是,“大家都自拍了,抢我生意可还行?”大叔,科技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,咱景坤的大像素,了解一下吧!
©景坤大像素 ④天安门广场,没有几声老北京叫卖怎么行?1956年,中共八大召开,会上肯定陈云提出的“三个主体、三个补充”的思想,即在国家和集体经营、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为主体的情况下,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、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为补充。图为一个小贩坐在天安门广场上卖萝卜。
细心的你,肯定会发现这个小细节,新中国建立之后,毛泽东画像并非一直挂在天安门城楼上,只是每年的“五一”和“十一”才悬挂。文革开始之后,毛泽东的画像才天天都挂在那里。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,当年的小推车,摇身一变成立干净、便利的大餐车。啤酒饮料矿泉水,花生瓜子八宝粥,一应俱全啥都有!你觉不觉得,那个白T恤的宝宝,最想听到的是:“娃,想吃什么,妈都给买!”
©景坤大像素
⑤1916年,清朝末年的天安门前,车水马龙。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,是否有预感,将要迎接一个新中国?将视角转向当下,红旗迎风飘扬,远处的“无偿献血车”格外显眼。当年的马车还是富家子弟的独享,如今的献血车爱心接力,人人共享!
©景坤大像素
⑥当我们讲起天安门时,军人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。1949年10月1日,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阅兵式,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,图为阅兵式上骑兵经过天安门前。1993年,走过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武警,步伐整齐。隔着屏幕,仿佛听到了他们铿锵有力的踏步声。
再看现在的兵哥哥,个个站如松。这军姿,立起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“精气神”!
©景坤大像素这一抹青春的“松枝绿”,多么耀眼。
©景坤大像素
⑦9月上映的电影《决胜时刻》,片尾给观众准备了一个大“彩蛋”――时长4分钟的开国大典彩色纪实影像!
一个个历史节点,一页页山河变迁。开国大典,新中国沧桑巨变的起点,深深烙印在国人的集体记忆中。而今,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开国领袖的庄严宣告依然响彻云霄,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从“站起来”、“富起来”到“强起来”的伟大飞跃,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道一句,“这盛世如你所愿”。天安门城楼上,留下过无数伟人的足迹。如今,我们也可以站在城楼高处,远眺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。纵有千言万语,或许只能汇成一张照片,记录当下难忘的瞬间。
©景坤大像素
图片是凝固的历史,影像是岁月的再现。感动源于巨变与飞跃,也源于历史影像带来的那份真切。透过这些照片,凝固的时间重新流动,而今的你,是否也会深有体会:祖国越来越强大!人民越来越幸福!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,无论我走到哪里,都留下一首赞歌!”